第一是最小變異。
在企業物流領域,變異是指破壞系統作業表現的任何未預期到的事件,它可以產生于物流作業的任何地方。比如空運作業因為天氣原因受到影響;鐵路運輸作業因為地震等災害受到影響。減少變異的傳統解決辦法是建立安全存貨,或是使用高成本的運輸方式。不過,上述兩種方式都將增加物流成本,為了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目前多采用信息技術以實現主動的物流控制,這樣變異在某種程度上就可以被減少到最低。
第二是質量。
物流作業本身就是在不斷地尋求客戶服務質量的改善與提高。目前,全面質量管理(TQM)已引起各類企業的高度關注,自然,物流領域也不例外。從某種角度說,tqm還是物流得以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因為事實上一旦貨物質量出現問題,物流的運作環節就要全部重新再來。比如運輸出現差錯或運輸途中導致貨物損壞,企業不得不對客戶的訂貨重新操作,這樣一來不僅會導致成本的大幅增加,而且還會影響到客戶對企業服務質量感知,因此企業物流作業對質量的控制不能有半點馬虎。
第三是快速響應。
這是企業物流作業目標中最基本的要求。快速響應關系到一個企業能否及時滿足客戶的服務需求。比如,一個遠在昆明的客戶其公司服務器出現問題宕機,而作為提供服務器備件支援的廠商位于北京,若客戶需要在6小時內恢復服務器正常運行,那么快速響應就至關重要。快速響應的能力使企業將物流作業傳統上強調的根據預測和存貨情況作出計劃轉向了以小批量運輸的方式對客戶需求作出反應上來。快速響應要求企業具有流暢的信息溝通渠道和廣泛的合作伙伴支持。在上例中若該服務器備件支援的廠商在成都或昆明有合作伙伴,那么在6小時或更短的時間內解決客戶的問題、滿足客戶需求就更為容易。
第四是最低庫存。
這是企業物流作業目標中最核心的要求。最低庫存的目標同資產占用和相關的周轉速度有關。最低庫存越少,資產占用就越少;周轉速度越快,資產占用也越少;因此,物流系統中存貨的財務價值占用企業資產也就越低。在一定的時間內,存貨周轉率與存貨使用率相關。存貨周轉率高、可得性高,意味著投放到存貨上的資產得到了有效利用。企業物流作業的目標就是要以最低的存貨滿足客戶需求,從而實現物流總成本最低。隨著物流經理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最低庫存的控制上,類似零庫存(jit)之類的概念已經從dell這樣的國際大公司向眾多公司中轉移并得到實際應用。當存貨在制造和采購中達到規模經濟時,它能提高投資報酬率。企業物流作業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將存貨減少到控制在最低可能的水平上。為實現最低存貨的目標,物流系統設計必須是對整個企業的資金占用和周轉速度進行控制,而不是對每一個單獨的業務領域進行控制。
第五是集中運輸。
集中運輸是企業物流作業中實施運輸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運輸成本與運輸產品的種類、運輸規模和運輸距離直接相關。許多具有一流服務特征的物流系統都采用的是高速度、小批量運輸,這種運輸通常成本較高。為降低成本,可以將運輸整合。一般而言,運輸量越大、距離越長,單位運輸成本就越低。因此,將小批量運輸集中起來以形成大規模的經濟運輸不失為一種降低成本的途徑。不過,集中運輸往往降低了企業物流的響應時間。因此,企業物流作業必須在集中運輸與響應時間方面綜合權衡。
推廣關鍵詞:工具柜、工具車、置物柜、折疊料箱、堆垛料箱、刀具柜